成语意思心中知道底细或内情而有把握
成语出处徐光耀《平原烈火》:“我们一见副政委精神就来了,跟着他,就觉着心里有底,腰里也硬。”
成语意思行事吝啬,胸襟不宽广
成语出处欧阳山《三家巷》:“日本人总是啰啰嗦嗦,小里小气的。”
成语意思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。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。亦作“朽木难彫”。亦作“朽木不雕”。
成语出处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,不可圬也。”
成语意思连毛发也能清楚地分辨。形容析理入微。
成语出处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词曲·格局》:“圣叹之评《西厢》,可谓晰毛辩发,穷幽极微,无复有遗议于其间矣。”
成语意思朽坏的木头无法雕刻。比喻人不上进,无法成材。
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公冶长》:“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,不可圬也。”
成语意思像星星坠落,云彩散开。形容七零八落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56回:“这大圣把金箍棒幌一幌,碗来粗细,把那伙贼打得星落云散。”
成语意思平时一直有训练。素:平时。
成语出处清 赵翼《廿二史札记》:“兵尚书张鏊请以列显为指挥佥事,专训练。显亦为当时名将,所至有功,故知训练有素。”
成语意思朽木:烂木头;粪土:脏土臭泥。比喻不堪造就、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。
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公冶长》:“宰予昼寝,子曰:‘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杇也,于予与何诛。’”
成语意思朽坏的木头,污秽的土墙。比喻没有培养前途的人。
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《论语 公冶长》:“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,不可圬也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外表善良,心地凶狠的人
成语出处李良杰《人生》:“现在,我算领教到他这微笑的厉害了——简直是笑面老虎。”
成语意思盲人骑着瞎马。比喻盲目行动,后果十分危险。
成语出处南朝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排调》:“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池。”
成语意思跨下马来细细地观赏花朵。多比喻做工作深入实际地调查研究。
成语出处唐 孟郊《登科后》: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
成语意思交关:相关。形容关系重大,非常紧要。
成语出处清 夏纶《杏花村 监闹》:“此事是你我性命交关的事。”
成语意思消磨:虚度。虚度年月
成语出处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4回:“再说那舅太太只和姑娘这等消磨岁月,转瞬之间,早度过残岁,又到新年。”
成语意思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。比喻心情极端消沉,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。
成语出处元 石德玉《曲江池》第四折:“小官已为朽木死灰,若非你拯救吹嘘,安能到此。”
成语意思惜:爱惜;墨:写字用的墨。爱惜墨就像金子一样。指不轻易动笔。
成语出处宋 费枢《钓矶立谈》:“李营丘惜墨如金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朽木不可雕”。
成语出处《南史·颜延之传》:“尚之望见便阳眠,延之发帘熟视曰:‘朽木难雕’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面带笑容而居心狠毒的人。
成语出处宋·陈次升《弹蔡京第三状》:“时人目之为笑面夜叉,天下之所共知也。”
成语意思指体面好看。形容郑重或隆重的样子。
成语出处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回:“这番调动,老爷可必得像模像样答上头的情才使得呢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满脸笑容;非常高兴。
成语出处柳青《铜墙铁壁》第十章:“好像迎接贵客一样,喜眉笑眼朝着沟里张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