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同“强弩之末”。
成语出处《旧唐书·李密传》:“又强弩末矢,理无穿于鲁缟;冲风余力,讵能动于鸿毛。”
成语意思轻:轻易;轻率;诺:许诺、应允;寡:少。轻易答应人家求的;一定很少守信用。
成语出处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夫轻诺者必寡信,多易者必多难,是以圣人犹难之,故终无难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次要的东西胜过主要的东西
成语出处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议对》:“若文浮于理,末胜其本,则秦女楚珠,复在于兹矣。”
成语意思栖:栖息。让鸟栖息在水里。比喻处理或用人不当
成语出处《南史·吴庆之传》:“若欲见吏,则是蓄鱼于树,栖鸟于泉。”
成语意思指玩弄权柄
成语出处宋·苏舜钦《火疏》:“在辅弼无椑国体者去之,居左右窃弄威权者去之。”
成语意思旧传鸮鸟不孝,母哺翼成,啄母睛而去。比喻忘恩负义。
成语出处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青蛙神》:“今老幼皆以温饱,遂如鸮鸟生翼,欲啄母睛邪!”
成语意思欺:欺负。欺负贫穷的人,尊重富有的人
成语出处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27卷:“又有一诗,说欺贫重富,世情皆然,不止一买臣之妻也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胆小怕事,顾虑太多。
成语出处明 冯惟敏《朝天子 感述》:“磊落英雄,清修人物,前怕狼后怕虎。设谋,使毒,只待把忠良妒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胆小怕事,顾虑太多。
成语出处明 冯惟敏《清江引 风情省悟》曲:“明知烟花路儿上苦,有去路无来路。恶狠狠虎爬心,饿刺刺狼掏肚。俺如今前怕狼后怕虎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衣物非常破旧。
成语出处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73回:“外面来了一个白须老头子,穿了一件七破八补的棉袍,形状十分瑟缩。”
成语意思欺侮贫穷;喜爱富有。
成语出处元 关汉卿《裴度还带》:“有那等嫌贫爱富的儿曹辈,将俺这贫傲慢,把他那富追陪,那个肯恤孤念寡存仁义。”
成语意思指十分凄凉悲哀
成语出处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67回:“凄凄楚楚又哭起来;独有薛冶儿捧着朱贵儿石栏,把当初分别的话,一一诉将出来。”
成语意思凭强力或权势夺取
成语出处周立波《山乡巨变》下卷:“‘这叫强取豪夺。’谢庆元嘶声地说。”
成语意思巧取:耍弄各种花招骗取;豪夺:仗势强占。耍花招骗取;用强硬手段夺得。指用各种不正当的办法夺取财物。
成语出处宋 苏轼《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》:“怪君何处得此本,上有桓玄寒具油;巧偷豪夺古来有,一笑谁似痴虎头。”
成语意思趋:奔走;权:权势。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。
成语出处宋 李觏《名公手书 萧注》:“注鄙人,然而有志于圣贤之术,心铭足下之道,故发此书以闻,非今之趋炎附势辈,闻足下有大名而沽相知之幸,足下其以为是非。”
成语意思牵:拉;附会:把无联系的事物生硬地拉扯到一起。把不相干的事物硬拉在一起;说成彼此相干。
成语出处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11回:“后儒牵强附会,费尽心思,不知都是古今学不分明的缘故。”
成语意思七窍:指两耳、两眼、两鼻孔和口。形容气愤至极;好像眼耳口鼻都要冒出火来。
成语出处明 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78回:“忽闻此言,吓得三尺神散,七窍生烟。”
成语意思趋:趋向。形容犹豫害怕欲进又退的样子
成语出处元·曾瑞《留鞋记》楔子:“我见他趋前退后,待言语却又早紧低头。”
成语意思公开或不公开地剽窃。
成语出处明·方孝孺《答张廷璧书》:“今天下学者靡靡焉,惟习之所同;潜窃阳剽,无所顾忌。”
成语意思媚:谄媚。谄媚讨好
成语出处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法正传》:“旦夕偷幸,求容取媚,不虑远图,莫肯尽心献良计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