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意思交:一齐,同时。饥渴一齐袭来
成语出处清·纪昀《滦阳消夏录·齐舜庭》:“昼伏夜行,窃瓜果为粮,幸无觉者,一夕饥渴交迫,遥望一灯荧然。”
成语意思兵:兵器,武器;赍:以物送人。送给盗贼粮食,借给盗贼武器。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
成语出处清·林则徐《答奕将军防御粤省六条》:“其中近年所买夷炮,约居三分之一,尽以借寇赍盗,深湛愤恨。”
成语意思犹言凭空穿凿,不切实际。
成语出处宋·曾敏行《独酷杂志》:“切不可闭门合目,作镌空妄实之想也。”
成语意思措:安排。害怕得脸都变了色
成语出处都德《柏林之围》:“我和他惊恐失措地互相看着。”
成语意思严急而苛猛的赋税。
成语出处唐·白居易《杜陵叟》诗:“长吏明知不申破,急敛暴征求考课。”
成语意思喻代人受罪或彼此顶替。
成语出处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守楼》:“贞丽从良,香君守节,雪了阮兄之恨,全了马舅之威,将李代桃,一举四得,倒也是个妙计。”
成语意思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。
成语出处清 李斗《扬州画舫录 小秦淮录》:“酒绿灯红绀碧花,江乡此会最高华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江淹才尽”。
成语出处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6回:“炀帝好大喜功,每事自恃有才,及至征蛮草诏,便觉江郎才掩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镜里观花”。
成语出处《白雪遗音·无楼梯儿》:“竹篮子打水,镜里采花,抓不着他。”
成语意思赍:资助;藉:同“借”;寇:贼寇。借给敌寇兵器,送给盗贼粮食。比喻做有利于敌人、坏人的事。
成语出处《荀子·大略》:“非其人而教之,赍盗粮,借贼兵也。”
成语意思见“拒虎进狼”。
成语出处吕志伊《读史感赋》:“拒狼进虎岂良谋,亡国图存夫。”
成语意思镜子里头看花。指虽看得见,却得不到或摸不着。
成语出处元 乔吉《两世姻缘》第三折:“我劝谏他似水里纳瓜,他看觑咱如镜里观花。”
成语意思踞:蹲、坐。蹲在炉子的炭火之上。形容处境险恶,不堪忍受。
成语出处《晋书·宣帝纪》:“军还,权遣使乞降,上表称臣,陈说天命。魏武帝曰:‘此儿欲踞吾著炉炭上邪!’”
成语意思奸淫妇女,抢劫财物,杀人放火。
成语出处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三卷第四十五章:“老头子说:‘别看他们这样,这叫做假行仁义,收买人心。等他一占了开封,就会奸掳烧杀,无恶不作。’”
成语意思见“江河日下”。
成语出处孙中山《建国方略·知行总论》:“既经非常之破坏,而无非常之建设以继之,此所以祸乱相寻,江流日下。”
成语意思比喻自知理亏,还要强辩。
成语出处
成语意思指游荡街衢、不务正业的奸滑之徒
成语出处柳青《创业史》第一部第四章:“你看他在黄堡兴盛德字号当过伙计的那身街溜子气吧!”
成语意思聚敛:搜刮,盘剥。厌:饱,满足。尽力收刮钱财,永远也不满足。形容非常贪婪。
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规箴》:“王夷甫妇郭泰宁女,才拙而性刚,聚敛无厌,干豫人事,夷甫患之而不能禁。”
成语意思同“救火投薪”。
成语出处明·张煌言《答越安抚书》:“名为息黥补劓,实则救燎助薪,宜人心之不服者也。”
成语意思窃取公务上自己看管的财物。同“监主自盗”。
成语出处曾慥《类说》卷二引《名臣传 杜衍》:“衍在中书,权幸欲去之,以舜钦监进奏院市故纸监临自盗除名,以撼动衍,衍亦以此求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