瀧 基本解释
基本字義
● 瀧
- 〔~~〕雨滴的樣子。
- 急流的水。
其它字義
● 瀧
- 〔~水〕地名,在中國廣東省。
- 古州名。
英语 raining; wet; soaked; a river in Guangdong
德语 sturzflutartig, wolkenbruchartig
法语 torrentiel,diluvien,à verse,rivière Shuang (dans le Hunan et Guangdong)
瀧 详细解释
詳細字義
◎ 瀧
〈名〉
(1) 湍急的流水 [rapids]
中夜前瀧吼。——清· 魏源《陽朔舟行》
又如:瀧船(在急流中行駛的船)
(2) 古水名 [Long River] 。即今山東省孝婦河
基本詞義
◎ 瀧
瀧 Shuāng
〈名〉
(1) 水名。即今武水,又名武溪 [Shuang River],源出湖南省臨武縣境,流入廣東省,經樂昌縣至韶關市,與湞水合爲北江,又至三水,與西江相通
瀧 國語辭典
下雨的樣子。《說文解字·水部》:「瀧,雨瀧瀧貌。」清·段玉裁·注:「瀧瀧,雨滴貌也。」
湍急。唐·賈島〈寄韓潮州愈〉詩:「隔嶺篇章來華岳,出關書信過瀧流。」
湍急的水流。如:「奔瀧」、「飛瀧」。
浸漬、浸溼。漢·王充《論衡·自紀》:「筆瀧漉而雨集,言溶㵠而泉出。」
河川名。源出大陸地區湖南省臨武縣西,流入廣東省,合於東江。
參見「瀧岡 」條。
瀧 《康熙字典》
【廣韻】盧紅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盧東切,𠀤音籠。【說文】雨瀧瀧貌。
又瀧涷,沾漬也。【揚子·方言】瀧涿,謂之霑𣿙。
又水名,在梁鄒縣。【水經注】瀧水,卽古袁水也。
又【集韻】力鍾切【正韻】盧容切,𠀤音龍。義同。
又【廣韻】所江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疎江切,𠀤音雙。水名。【水經注】桂陽藍豪山,廣圓五百里,悉曲江縣界,巖嶺干天,交柯雲蔚,霾天晦景,謂之瀧中。
又州名。【廣輿記】廣東羅定州,梁曰瀧州,隋曰瀧水,今州有瀧水縣。
又【廣韻】呂江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閭江切,𠀤音䮾。奔湍也。南人名湍曰瀧。
又【集韻】盧貢切,音弄。瀧涷,溼也。義同。
瀧 《说文解字》
雨瀧瀧皃。从水龍聲。力公切
(瀧)雨瀧瀧也。也,大徐作皃,今依小徐及廣韵。瀧瀧,雨滴皃也。音轉讀爲浪浪,平聲。方言曰:瀧涿謂之霑漬。郭云:瀧涿猶瀨滯也。瀨滯當作𤃀渧。埤倉云:渧𤃀,漉也。通俗文云:霝滴謂之𤃀渧。又廣韵、集韵皆云:瀧涷,沾漬也。瀧涷卽瀧涿也。荀卿書:東籠而退。楊倞云:東籠卽瀧涷。从水龍聲。力公切。九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