鏃 基本解释
鏃 详细解释
詳細字義
◎ 鏃
〈名〉
(形聲。从金,族聲。本義:箭頭) 同本義 [arrowhead]
秦無亡矢遺鏃之費,而天下諸侯已困矣。—— 漢· 賈誼《過秦論》
又如:利鏃(鋒利的箭頭)
詞性變化
◎ 鏃
〈形〉
形容箭的輕捷,應聲而至 [fast-flying,swift(arrows)]
所爲貴鏃矢者,爲其應聲而至。——《呂氏春秋》
© 2020-2025 古诗词大全网 www.hdkj.net
鏃 國語辭典
名
箭頭。唐·李華〈弔古戰場文〉:「利鏃穿骨,驚沙入面。」《新唐書·卷二一九·北狄傳·黑水靺鞨傳》:「其矢石鏃,長二寸,蓋楛砮遺法。」
形
鋒利。《呂氏春秋·開春論·貴卒》:「所為貴鏃矢者,為其應聲而至。」
(一)之又音。
© 2020-2025 古诗词大全网 www.hdkj.net
鏃 《康熙字典》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𠀤作木切,音𨄕。【說文】利也。【玉篇】箭鏃也。【書·禹貢·礪砥砮丹傳】砮石中矢鏃。【釋文】鏃,子木反。【賈誼·過秦論】秦無亡矢遺鏃之費。【集韻】或作鉃。
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𠀤千木切,音蔟。
又【集韻】側角切,音捉。
又千𠋫切,音湊。義𠀤同。
又【集韻】昨木切,音族。與銼同。
又【集韻】測角切,音娕。鋤也。諺曰:欲得穀,馬耳鏃。賈思勰說:或作鋜。
© 2020-2025 古诗词大全网 www.hdkj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