艣 |
|
艣 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● 艣
(橹)
- 亦作“ 艪”。一種比槳大的划船工具。 宋 辛棄疾 《南鄉子》詞:“欹枕艣聲邊,貪聽咿啞聒醉眠。”
- 指船。《醒世恒言•小水灣天狐貽書》:“那 揚州 隋 時謂之 江都 ,是 江 淮 要衝,南北襟喉之地,往來檣艣如麻。” 清 顧炎武 《赴東》詩之五:“柔艣下流澌,輕車度危棧。”
英语 stern oar, scull [?]
© 2020-2025 古诗词大全网 www.hdkj.net
艣 《康熙字典》
【廣韻】郞古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籠五切,𠀤音魯。【廣韻】所以進船。【集韻】通作樐櫓。
© 2020-2025 古诗词大全网 www.hdkj.net
艣 《说文解字》
『說文解字』
大盾也。从木魯聲。樐,或从鹵。郎古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櫓)大盾也。盾、瞂也。?、盾也。秦風毛傳曰。伐、中干也。伐卽瞂。干卽?。櫓其大者也。釋名曰。盾大而平者曰吳魁。隆者曰須盾。櫓或假杵爲之。流血漂杵卽流血漂櫓也。從木。魯聲。郎古切。五部。
(樐)或從鹵。鹵聲也。始皇本紀亦假鹵爲之。天子出行鹵簿。鹵、大楯也。以大盾領一部之人。故名鹵簿。
© 2020-2025 古诗词大全网 www.hdkj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