蹁 基本解释
基本字义
● 蹁
- 走路脚不正的样子。
- 〔~跹〕形容旋转舞蹈。亦作“翩跹”。
- 膝盖。
英语 to walk with a limp
德语 hinken, lahmen
法语 boiter
© 2020-2025 古诗词大全网 www.hdkj.net
蹁 详细解释
详细字义
〈形〉
行走姿态不正貌 [splayfoot]
蹁,足不正也,从足扁声。——《说文》
词性变化
〈名〉
大腿和小腿相连的关节的前部,通称膝盖 [knee]
膝头曰蹁;蹁,扁也,亦因形而名之也。——《释名》
© 2020-2025 古诗词大全网 www.hdkj.net
蹁 國語辭典
形
走路脚不正。《玉篇·足部》:「蹁,足不正。」
泛指一般姿势歪斜。汉·贾谊·《新书·卷六·容经》:「若夫立而技,生而蹁……,皆禁也。」
© 2020-2025 古诗词大全网 www.hdkj.net
蹁 《康熙字典》
【唐韻】部田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蒲眠切,𠀤音跰。【說文】足不正也。一曰拖後足馬。或曰讀若徧。
又【晉書·石崇傳】牛本不遲,良由馭者制之,可聽蹁轅則𩢲矣。
又【廣韻】蹁躚,旋行貌。【張衡·東都賦】䠥𨇨蹁躚。
又【釋名】膝頭曰膊。或曰蹁。蹁,扁也。亦因形而名之也。
又【廣韻】布懸切【集韻】𤰞眠切,𠀤音邊。義同。或作𨇱。
© 2020-2025 古诗词大全网 www.hdkj.net
蹁 《说文解字》
『說文解字』
足不正也。从足扁聲。一曰拖後足馬。讀若苹。或曰徧。部田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蹁)足不正也。南都賦說舞曰。䠥𨇨蹁躚。卽上林賦之便跚蹩㞕也。从足。扁聲。部田切。十二部。一曰拖後足馬。拖俗字。當作拕。讀若苹。此十一部十二部合韵。或曰徧。讀如徧也。
© 2020-2025 古诗词大全网 www.hdkj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