豤 基本解释
● 豤
- 豬啃物。後作“啃”。《玉篇•豕部》:“豤,豕齧地。”《廣韻•很韻》:“豤,豕食皃。”
- 誠懇。後作“懇”。《吕氏春秋•下賢》:“卑為布衣而不瘁攝,貧無衣食而不憂懾,豤乎其誠自有也。”
- 通“墾”。翻耕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簡•秦律十八種•田律》:“入頃芻稟,以其受田之數,无豤不豤,頃入芻三石、藁二石。”
● 豤
- 減,減損。《廣雅•釋詁二》:“豤,減也。”
© 2020-2025 古诗词大全网 www.hdkj.net
豤 《康熙字典》
【唐韻】康很切【集韻】口很切,𠀤音懇。【說文】齧也。【玉篇】豕齧地。【廣韻】豕食貌。【正字通】齒深入物也。別作齦。
又與懇通。【前漢·劉向傳】豤豤數奸死亡之誅。【師古曰】豤豤,款誠之意。【集韻】或作貇。
又【集韻】苦本切,音梱。豕齧物也。或作𪙲。
又【廣韻】苦坤切【集韻】苦昆切,𠀤梱平聲。亦齧也。
又減也。或作𧱟。 【說文】本作𧱗。𪙲字原从貇作。
© 2020-2025 古诗词大全网 www.hdkj.net
豤 《说文解字》
《說文解字》
齧也。从豕𥃩聲。康很切
《說文解字注》
(豤)豕齧也。豕字今補。人之齧曰齦,字見齒部。豕之齧曰豤,音同而字異也。考工記:髺豤薜暴不入市。注云:豤,頓傷也。此引伸假借字。今本作。非。从豕艮聲。康狠切。十三部。
© 2020-2025 古诗词大全网 www.hdkj.net